名稱由來
1859年,大鐘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·霍爾爵士監製。
大本鐘被視為倫敦的象徵,凡到 倫敦觀光的人,無不想到大本鐘,站在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。
1834年整個威斯敏斯特宮被大火所毀,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鐘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。大鐘造於1856年,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,叫"BIG BEN"(大本鐘)。1857年該鐘出現裂痕,於1859年重新鑄造。
大本鐘的確有些笨重。鐘盤的直徑為7米,有四個鐘面,時針和分針的長度分別為2.75米和4.27米,鐘擺重305公斤,大鐘總重量為13.5噸。
英國議會大廈原來並沒有鑲嵌大本鐘,1834年,因有人在議會大廈爐子裏大量焚燒政府檔而引起火災,把大廈夷為平地。1840年議會大廈開始重建,大本鐘1859年建於議會大廈主體的東北角,由當時的工務大臣本傑明·霍爾爵士監製,耗資2.7萬英鎊,為了紀念他的功績,取名為大本鐘,本是本傑明的昵稱。